教授

学院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教授 >> 正文

王鹏龙

一、个人简介

王鹏龙(1977年6月—),男,山西朔州人,教授,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2005年参加工作,2021年12月始在太阳成集团tyc151cc工作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戏曲文学与文物,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讲授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古代小说研究、明清戏剧等课程。

二、学习和工作经历

1998.09—2002.07雁北师范学院就读本科;2002.09—2005.07太阳集团官网攻读硕士;2015.09—2016.07北京师范大学访学;2009.09—2012.07太阳集团官网戏曲文物研究所攻读博士。2005.09—2021.11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工作,2021.12入职太阳集团官网。2014.10晋升副教授,2021.03晋升教授。

三、科研成果

(一)论文:

1.《清代太行山东麓老母庙剧场、行头班与赛会演剧形态》,《文化遗产》2025(02)。

2.《官房:清代太行山村社祭赛与自治的新空间——以山西平定为中心》,《历史档案》 2024(04)。

3.《山西平定县西郊村信仰空间的建构、变迁与神庙剧场》《中华戏曲》,2024(02)。

4.《试析《东堂老》中的托孤现象》,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23(04)。

5.《官房:清代太行山村落祭赛演剧的新空间——以山西平定县为中心》,《戏曲艺术》 ,2023,(02)。

6.《北魏拓跋代国时期“三大王”信仰探赜》,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20(01)。

7.《商贸视域下的山西北部古堡、乐楼及其戏曲活动》,《中华戏曲》第58辑,2019。

8.《晋北沿边堡寨的宗教信仰及神庙戏台》,《文艺研究》,2018(02)。

9.《变革视域下的山西北方北岳祭祀与民俗活动——以山阴县化悲岩寺为考察中心》,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》2017年第19辑。

10.《山西盂县“赵氏孤儿”祠庙及其剧场的动态考察》,《戏曲研究》2016年第99辑。

11.《河北蔚县古堡与庙宇:民间演剧的空间阐释》,《戏曲艺术》,2016(03)。

12.《蔚县碑刻所见戏曲资料》,《文化学刊》,2014,(03)。

13.《清代晋北村落庙宇会馆及其戏台调查研究——以山西怀仁县石井村龙王庙为例》,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4(01)。

14.《山西阳高县许家园狐突信仰调查研究》, 《山西档案》,2014(01)。

15.《华北庙宇、商人和演戏——以河北蔚县古城财神庙为考察核心》,《河北联合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3(06)。

16.《明清山西雁北的北岳信仰及其庙宇》,《文化学刊》,2013(06)。

17.《蔚县单堠村关帝庙及其戏台考述》,《文物春秋》,2013(01)。

18.《元杂剧中寺庙场景的文化意蕴》,《文艺评论》,2013(2)。

19.《宋起凤诗文所见演剧史料的价值》,《四川戏剧》,2013(01)。

20.《灵丘罗罗腔文化特征的解读》,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2(05)。

21.《雁北明清碑刻所见戏曲资料》,《山西档案》,2012(04)。

22.《论古代民间演剧的礼与俗——以山西碑刻为例》,《沧桑》,2012(02)。

23.《明清时期雁北地区的龙王信仰与民俗活动》,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1(06)。

24.《山西永济吴阎村昭佑庙戏台及演剧习俗》,《中华戏曲》第43辑,2011。

25.《从阳高青云寺看山西民间狐神信仰的历史与现状》,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0(01)。

26.《浅析戏曲的民俗传承——以山西雁北一带的民间戏曲为例》,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09(01)。

27.《雁北地区的秧歌及其文化剖析》,《艺术教育》,2008(10)。

28.《同朔地区踢鼓秧歌的仪式与文化内涵》,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08(04)。

(二)著作:

[1]独著《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》, 北京:中国戏剧出版社, 2013年6月。

[2]参编《中国戏曲文物志(四)》,太原:三晋出版社,2016年3月。

(三)项目

1.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华北古戏台与戏曲活动研究——以晋冀蒙交汇区域为核心”(13YJC760081)。

2.2011年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研项目:明清时期大同古戏台调查研究(201112206)。

3.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“明清宣大堡寨聚落古戏台与戏曲活动的调查研究”(编号:2018BB07070)

4.2018年山西省软科学项目“基于助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山西北部长城、堡寨的保护性开发策略及建议”(编号:20180410022-2)。

(四)奖励:

1.论文《商贸视域下的山西北部古堡、乐楼及其戏曲活动》获2022年度“第十二次山西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”二等奖。

2.著作《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》,2014年获山西省“百部篇(文)工程”一等奖,2016年获“第九次山西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”二等奖。

3.2017年,指导学生刘潇潇参加“山西省第十五届兴晋挑战杯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”,论文《明清晋冀北部沿边区域戏曲史料辑考》获得一等奖。

4.论文《晋北沿边堡寨的宗教信仰及神庙戏台》获2018年度山西省社科联“百部篇工程”三等奖。